港股定增
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和博弈日益强化。
一是翘尾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仍然需要国家大力支持。
一是确保今年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重点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水利薄弱环节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落实好扶持生猪、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这些都表明,国内外农产品的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农产品价格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在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必须稳住农业这个基础。
今年要千方百计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滑坡,力争粮食八连增。玉米深加工能力增长过快,深加工需求目前已经占玉米产量的较大比例。此外还有矿产资源领域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
现在的问题是,要说清楚房产增值和收益的确切数字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又是影响社会中贫富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形成有效的财政监督,以及涉及到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转让环节的监督,制止财政收入的滥用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吕梁、阳泉两市在未经省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2005年8月到2007年6月,执行临汾市资源整合试点期间采矿权价款标准,吕梁市少收采矿权价款34亿元,阳泉市少收采矿权价款3.18亿元。
二是在利用个人收入所得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时,往往使工薪阶层成为主要纳税人,结果不是缩小工薪阶层与富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这些年来,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往往都是大手笔投入。
在2010年,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狭小空间中的有限腾挪。换言之,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如果在这些因素的调整上没有根本性的进展,利益格局失衡的状况难以有大的改观。而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在截止2008年的18年里,给全体股东的分红总额才刚刚超过2000亿元人币。
对于贫富差距的问题,这些年学者们也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分析。尽管许多学者们也力图使用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来勾画贫富差距的图景,但勾画出来的图景总是让人们觉得和生活中的感觉有很大距离。近年来,富人向海外移民渐成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带走大量财富。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达到4414.34亿元,同比增长16.6%。
据估算,现在政府垄断的土地资源大约为35万亿,在土地转让环节上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虽然无法准确计算,但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土地转让成为腐败的高发地带。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股市融资额达到3.7万亿元,而给予公众投资者的分红却不到4000亿元。
三公消费无疑属于国有财富向个人的流失。在这些税收的项目中,有相当一些是隐形的,有人根据税率计算出一些日常商品的含税份额:一袋价格为2元的盐,包含大约0.29元的增值税和0.03元的城建税。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报告显示,多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利润高速增长,与享受的各种优惠补贴有关。根据他的研究,群体间或个人间的财富转移,在当时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有的富人的第一桶金就来自这里。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公共福利和民生上的有限投入,也往往为一小部分人所享有,结果是造成在分配中的不平等[5]。这当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现在中国利益关系的失衡,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收入分配的因素所致,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比如,我们在公共卫生中的投入是很少的,但据中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6]。
按照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2%[9]。也就是说,城市居民这一年住房财富的增值大约有6、7万亿,而农村居民住房价值的增值是很有限的。
这主要包括(1)政府的再分配。44.8%的城镇人口没有医疗保障,79.1%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
但要看到,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比重还是明显偏低。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有些时候政府的再分配是扩大贫富差距的。
由此可见,由垄断造成的财富转移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世界银行在2007年的一份报告中认定,受高通行费的影响,中国成为了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据学者刘植荣先生研究,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99位,而我们最低工资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了第158位,甚至低于32个非洲国家的最低工资[2]。但在同时,由公司上市造就了824个亿万富翁。
就国家财富向个人转移来说,还应当计算进来的是三公消费。当时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已高达1.85亿。
近些年来,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由此实现的财富升值是相当可观的。第二个因素是出口和外汇管理制度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民间财富的缩水。
其中有一部分流入了个人腰包。这当中有一部分会互相抵消,但我们知道,在不同地位人们人情往来中,远不是对等的关系,由此形成的财富转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就民众而言,就是收入或财富的缩水。现有的房产,是改革开放30多中国民众积累的唯一财富,要通过保护居民的财产安全,使民众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和信心。从近些年的情况看,企业营业盈余所占比例在明显上升。换句话说,收入分配和财富变动是我们在分析中国贫富格局必须同时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另据监察部、人事部的数据,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7]。农村居民的住房主要是不能流通、从而也无法在市场上体现价值的自建房,这种自建房的增值幅度是比较有限的。
2010年全年中国股市蒸发了上万亿元财富,年跌幅达14.31%,投资者70%亏损。虽然可以预见,随着劳动力短缺趋势的出现,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在目前的制度背景下,资强劳弱的状况不会再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
第一,我们这一年中创造的所有财富是如何分配的,当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年创造的财富在国内主要是在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以城乡差距为例,前面已经指出,去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这意味着,在收入的意义上,去年城乡差距是有所缩小的。